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日本制造业真正的优势在哪里?
由制造业国际联盟主办、天津爱波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的第十六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将于10月15日至17日于天津举行。
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自2003年发起,迄今已成功举办15届。引领和陪伴制造业发展、打造行业合作交流平台、推进重要成果发布和先进技术应用推广,以其高端性、专业性、国家化被业界誉为“制造业达沃斯”,已成为制造人的年度饕餮盛宴。
据组委会相关人士介绍,第十六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将汇聚全球政、产、学、研、媒各届精英,围绕“智能制造高质发展”这一主题展开多场高层级的演讲、对话与圆桌会议等活动,助力企业抢占高地,打造企业高质发展的强硬内核。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实施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根本要求。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国家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因此,制造业要高举高质、高效发展旗帜,夯实实业根基,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坚持技术创新和产业革新,全方位促进企业稳健、绿色、可持续发展。
第十五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开幕主论坛
亚洲通讯社社长 总裁 特别讲师徐静波将出席第十六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并发表精彩演讲。
徐静波
亚洲通讯社社长 总裁 特别讲师
徐静波此前分享的部分观点 :
日本这个国家与其他国家有一点不同的是,它的许多产业的发展受到法律甚至宪法的制约。
譬如,宪法规定,日本只能“专守防卫”,于是它的导弹的研发生产只能限定在200公里之内的短程范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日本没有制造远程导弹甚至原子弹的技术。同样,日本有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法》,街头就不能到处装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就有可能侵犯个人隐私。就像日本高级酒店里的电梯和客房走廊不会安装摄像头一样,你不能把一位先生带了一位女友进入房间的过程拍下来。
日本发展智能制造,有一个理念很好,就是强调“人间的存在意义”,也就是说,发展人工智能,推出机器人,最终目标不是要把人消灭掉,而是要构建人与机器人之间一个协调、合作、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