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媒体中心
新闻中心媒体报道行业前沿
屈贤明:“制造业核心不在制造业”不符合国情
2019-09-29 13:05

屈贤明:“制造业核心不在制造业”不符合国情

由制造业国际联盟主办、天津爱波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的第十六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将于10月15日至17日于天津举行。

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自2003年发起,迄今已成功举办15届。引领和陪伴制造业发展、打造行业合作交流平台、推进重要成果发布和先进技术应用推广,以其高端性、专业性、国家化被业界誉为“制造业达沃斯”,已成为制造人的年度饕餮盛宴。

 

据组委会相关人士介绍,第十六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将汇聚全球政、产、学、研、媒各届精英,围绕“智能制造高质发展”这一主题展开多场高层级的演讲、对话与圆桌会议等活动,助力企业抢占高地,打造企业高质发展的强硬内核。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实施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根本要求。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国家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因此,制造业要高举高质、高效发展旗帜,夯实实业根基,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坚持技术创新和产业革新,全方位促进企业稳健、绿色、可持续发展。

屈-1.jpg 

第十五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开幕主论坛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屈贤明将出席第十六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并发表精彩演讲。

屈-2.jpg 

屈贤明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

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屈贤明院士曾发表观点:

关于制造业,中国的学者、行业,提出了许多新名词,国家新项目也层出不穷,比如这个五年计划支持机器人,下个五年计划就支持别的去了,但是机器人的发展需要连续支持啊。学者和行业尽可以提新名词、新业态,学术界业可以百花齐放,企业也可以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但是国家的决策,不能够变化太快,一些基本问题要常抓不懈。

 

即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都很重要,政府也不一定要马上出文件。科学领域可以抓紧机会占据技术前沿,但在经济领域,政府文件一出,就等于下了号令,各地一哄而上,一下要搞大数据,一下要搞人工智能,而核心零部件问题、短板问题,这些重要的、要常抓不放的问题,反而被冲淡了。

 

此外,企业在进行智能化转型的时候,要考虑成本、考虑需求,不可一味追求最先进的智能化工厂、无人工厂。我在调研的时候,看到一些运用低成本数字化的企业,也创造了很好的经济价值,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考虑投资的回收期,然后适当地引进数字化技术,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本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