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春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竞争国际化和激烈化,近年来,虽然国内汽车自主品牌在技术等方面进行大幅提升,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合资品牌,但品牌市场占有率呈现逐年下滑态势。据2014年8月的经济观察网报道,自主乘用车连续11个月下降,轿车市场份额首次跌破20%。凡是关注中国汽车发展的人,都会禁不住心生疑问:精益生产方式已经使世界各地数千家公司取得成功,早在1981年便引入中国,但我国多数企业实施效果不佳、不能做得和丰田一样好,为什么?它的根源何在?行业内很多专家、领导对此问题高度重视,进行了大量的学习、对比和剖析,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多数企业仅仅将丰田生产方式看作是简单管理工具的集合,在精益生产推进过程中过于强调和注重精益方法与工具,忽视了精益生产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因素、未能认识到“丰田生产方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丰田文化”,也未能理解丰田文化的本质和灵魂。
纵观一汽集团(以下简称“一汽”)半个多世纪自主之路上的探索和奋斗历程,经历了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和“从弱到强”的跨越为标志的三次创业,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的企业精神和“争第一、创新业、担责任”的核心价值理念。目前正在“从强到大”的跨越为标志的第四次创业的征程上努力奋斗。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轿车”)也走上了自主发展的快车道,达到了近30万辆/年的产销量规模,企业文化由“生产第一”、“效益第一”、“质量第一”转变为“顾客第一”。但是未来,一汽如何实现自主年产销200万辆、一汽轿车如何实现50万辆经济批量,制约瓶颈仍然是文化建设。因此,一汽轿车领导认识到:必须要注重精益文化建设,实现观念的突破和理念的转变。只有精益文化才是实现一汽轿车未来发展战略、跨过管理坎的基础保证。形势严峻,挑战巨大。但是,一汽轿车从未放弃努力。今年9月份由中国质量协会等权威机构主办的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CACSI)结果中,奔腾荣获自主品牌销售服务满意度第一名;奔腾X80获10-15万元SUV 用户满意度第一名。因此,对自主要有信心,一汽轿车更应坚定信心,力排万难,解决文化建设的瓶颈问题。
一汽轿车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已有十余年,已经掌握和实践了精益技术、工具,沉淀了丰富的红旗文化。在对比世界成功企业和自身经验基础上,一汽轿车思考了精益文化的模型构建,探索了精益文化建设实践。
丰田的企业文化理念是“挑战、持续改善、现地现物、尊重员工、团队合作”。大众的是“尊重民主、自由;注重诚信、遵守法律;博爱、平等、勤俭;以人为本”。福特的是“具有‘全球化’想法;注重顾客需求、持续追求成长;深信‘领导是老师’”。宝马的是“‘生产紧随市场’的经营哲学;注重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角色定位”。这些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说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能够凝聚士气,对外可以树立良好形象,给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带来巨大动力。
一汽轿车以“三个零”—零缺陷、零停台、零库存为终极目标,以挑战、改善、尊重、担当、创新等五个要素为基础,分别以预防为主、一次做对、育人为本、用户导向和技术领先为核心构建了安全、质量、人才、产品和制造五大文化支柱,构建了精益文化模型(见图1)。“三个零”是精益文化达到卓越的一种境界,是精益文化的引领与导向,是精益价值观的体现。五个支柱是精益文化的核心与支撑,使精益文化内容具体、丰富,代表着精益文化推进的深度和广度。五个基础是精益文化的前提和基石,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导致企业无法持续运转。基础和支柱是否牢固,决定了精益文化目标能否实现,没有它们,企业的发展将失去精神动力和生存活力。
一汽轿车各个领域由上至下,探索及推进精益文化建设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形成了以下5方面的精益文化。
(1)预防为主的安全文化
将安全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中监督”乃至“事前预防”上来,真正堵塞安全生产的“致命漏洞”,防患于未然,尊重员工、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重点针对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进行培训,陆续开展安全星级班组评价、班组长安全上岗资格考试、安全培训基地教育、风险预知训练等,逐步转变员工的安全理念,使得预防为主逐渐深入人心。短短3年里,员工已经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事故发生后,由被动地等待问题解决,变成了能够自主发现身边隐患,并自主推动安全隐患的整改。
(2)一次做对的质量文化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概念是美国著名质量大师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的至理名言。“一次做对”指第一次就做到符合顾客要求,执行的标准是“零缺陷”。“质量日”是通过开展质量提升验证、零缺陷员工评比来促进全员参与、全过程改善,树立零缺陷意识,生产零缺陷产品,培育质量文化的活动。一汽轿车持续开展质量日活动,促进全员、全岗位、全过程、全体系提升工作质量,树立零缺陷意识、生产零缺陷产品。对于质量日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授予“零缺陷员工”称号,并宣传表彰,营造全员追求“零缺陷”的质量氛围,培育“一次做对”的质量文化。 2010年至今,共开展30余轮质量日活动,800余项的质量提升验证,选树了400名优秀零缺陷员工,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提升整车质量,尤其在推进降低错漏装缺陷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3)育人为本的人才文化
一汽轿车秉承“以人为本”和“造车育人”的价值理念,尊重员工,把“育人为本”看成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策略,把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打造人才育成环境当成最重要的任务。
一汽轿车为操作群体和一般干部群体分别铺设了职业成长通道。对于操作群体,一是从工人、班组长、工段长、专项到车间主任的管理通道,二是从工人、班组骨干、优秀人才、专家、高级专家的专业通道;对于一般干部,一是二级经理后备、二级经理、高级经理后备、高级经理的管理通道,二是优秀人才、专家、高级专家、首席专家的专业通道。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建设,让每一位员工都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让员工的成长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有效发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一汽轿车还搭建了包括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和培训基地在内的人才成长支撑平台。按专业序列组建了包括初级培训师、中级培训师、高级培训师三个等级的专业队伍,且针对不同层级内训师能力要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培养,为人才育成做好了师资准备。针对每一关键岗位开发了支撑核心、通用和专业三方面能力提升的培训课程,为人才育成做好了内容准备。建设了7000多平米的培训中心、包括培训教室和操作技能训练场,为人才育成做好了场地准备。目前建设好的专业师资队伍、有效的课程内容、适用的培训中心和训练场,对人才育成形成了软硬件资源的有效支撑,形成了育人为本的人才文化。
(4)用户导向的产品文化
“用户导向”指企业以满足顾客需求、增加顾客价值为出发点,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创新。用精益思想拉近产品线的两个终端,即研发及客户,用最小的研发投入创造出用户满意的高价值产品。考虑市场、技术、质量、生产等各级用户的需求建立了《平台车问题库》,为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了管理流程及推进机制,使产品初期质量管理阶段问题明显减少,J.D.Power?IQS(初期品质)排名大幅提升。
按照产品生命周期规律,动态地适应顾客需求。三年来已完成了6款以上自主发动机的研发、技术升级和生产准备工作,可覆盖从A级车到E级车的多种需求,这使丰富产品结构、扩展产品线更加有保障。目前,一汽轿车明确了未来5年奔腾品牌的战略规划—奔腾品牌规划中共有6-7个产品系列(目前有B50、B70、B90、X80等4个),未来5年每年都将上市至少一款新年型车(如奔腾X80的2015年型更改件223项,包括设计变更、新招标、质量改进等),现有车型也将遵循“3年一改款,6年一换代”的原则,为一汽轿车持续增长带来新的增长点。
(5)技术领先的制造文化
技术领先指低成本、高品质、短周期地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就新车型生产准备而言,要借助先进制造技术提供高质量的生产线来解决企业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与生产线产能不足的矛盾。
一汽轿车秉承制造技术不断创新的理念,应用先进技术在工程设计阶段提前发现问题,便于进行产品和工装设计更改,避免由于源头出现问题而造成后续维修、改造浪费。为保证密集的新车型项目不影响现生产车型的生产,对新车型生产准备过程进行了严密的控制,并运用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对新车型自主地进行工艺方案规划及设计、仿真分析,通过严谨的虚拟制造,保证新车型生产工艺改造项目一次实施通过。2008年以来,一汽轿车在新车型项目广泛应用工艺同步工程、智能化、虚拟仿真、低碳环保、高速滚床、柔性化主拼夹具、看板、网络化、可视化等先进技术,短短几年时间,建成了高科技的全新二工厂,实现了多车型混流的精益生产模式,还提升了整车工艺品质、降低了项目实施风险。
最后,一汽轿车将精益文化探索与思考的体会分享给大家:①精益文化铸就精益企业灵魂;②精益文化塑造精益人才;③精益文化构建精益体系;④精益文化打造卓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