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用一个人的梦想,托起整个行业的成长;用一个企业坚守,支撑整个行业的脊梁。”走访皇明、太阳谷、未来城的感动。
提示一:皇明是谁?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皇明”),作为世界太阳能产业的领导者,年推广集热器面积300万平方米,拥有国家专利215项,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等22项国家级项目,掌控着干涉镀膜、高温热发电、海水淡化等核心技术。2009年,皇明推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技术--太阳能3G技术,融汇了超大热水量、全天候、全方位热水等诸多功能,实现了太阳能的全自动化运行,颠覆了传统太阳能,为消费者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最佳热水生活系统解决方案,并实现了太阳能热水供应、太阳能采暖制冷等技术的完美结合,引领太阳能行业进入全新发展时代。
提示二:被采访者是谁?
黄鸣,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被国际可再生能源界誉为“太阳王”(Solar-King)、“中国太阳能产业化第一人”。是中国太阳能行业最早发起者和缔造者。
提示三:访问者是谁?
主访: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执行主席王洪艳
助手:精益会刊主编 于飞
提示四:采访背景
之一,专访的动议缘于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为提倡并推广卓越管理精益创新理念,有一个访谈活动的策划,以盘点制造业领袖成功背后的秘密。
之二,2003-04年,连续推了两年,皇明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导入精益管理的企业,在取得一定的成果后,一批骨干也随着精益的引入成长起来,但之后就停下来了,时隔八年,今年皇明重提精益管理,是什么促使它回归成为本次访谈的关键。
之三,黄鸣接受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邀请成为2012年论坛成长企业专场导师,与现场民营企业家探讨管理提升之道。
标注: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 简写“CMMIF”
MIF:您是一个焦点的传奇人物,很多人想听听您的从太阳能行业的初创、成长、发展、一直到今天的酸甜苦辣,也想知道,您认为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黄鸣:其实,中国工业制造企业和中国人完全能做到这些(精益管理从研发到营销,信息化、供应链、研发等),中国人的勤奋和精细不输日本人,也不输德国人,而且很多企业按照日本人、按照德国人的OEM做,都做的很不错。但是,问题在于一旦到了我们树立标准的时候,完了,没有人卡我们,没有人验收,自己就做不好了。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品牌问题,是制造业独立运营的问题,创新突破的问题,实质上是现在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中国的文化问题。
MIF:其实我一直在关注您,虽然没能与您面对面的细谈,但是您的演讲、微博、博客都会去看,我感觉到您对文化的理解越来越深了,您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激发您再次提起精益管理?
黄鸣:主要是我们文化中的“两张皮”,“双重标准”,这是几千年来造成的,我们没有一个独立的标准,就是普世的价值观,制造业和社会都没有,所以制造业一定受社会影响。例如近期发生的“检测门”这件事情,大多数人觉得是对的,但是一亿人中你挑不出几个人是能为此斗争的,对不对?大家都认为这是对的,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为它奋斗。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利益为首,其他的都是无所谓,尤其是当他个人与某些利益相关的时候,标准马上就彻底变了,是和非居然全没了,这是我们制造业将来面对的最举步维艰的地方。
皇明坚守了这么多年,就像我有篇博文说的‘坚守苦斗’。首先是坚守,然后是苦斗,为什么要坚守,在制造业中标准,设计,制造,物流,营销,服务,都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以前爱波瑞帮助皇明做咨询服务的时候,你们建设这个整体,王月老师带着大家学习了很多。但是,去年七月开会的时候,我问以前进行精益改善的领导和员工,你们学习精益的东西都到哪去了?你们的蓝带黑带呢?你们的六个西格玛呢?你们的精益管理呢?人家来了(指导),你们干一段(精益管理),这些(整体改善效果)就上去了;人家一走,你们就下来了。这次从提旧话,我们非得让别人扶着才能走吗?自己走!所以最近我们又在重新学习和树立体系,把以前割弃一大部分好的东西,如竞争指标(产量、成本指标)等重新建立起来。当企业和个人的站位高了,提出做中国最好的制造业样板的时候,要为中国制造业争光的时候,代表中国制造业标准和水平的时候,个人的小九九,个人的小感情,小纠结全没了,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了。皇明通过这几年的发展,站位更高,有更大的胸怀的时候,才有重提精益,并对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应该感谢王总,感谢爱波瑞,这是因为你们给我们基础打得好。八年前,你们就告诉皇明,精益既是系统也是文化,当时不太理解。八年后,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现在我们对此有了切实的感受。
MIF:现在汽车、电子和相关的装备制造业,都在讨论如何‘过冬’的问题,黄总一直是太阳能行业的领航者,您是怎么评价太阳能行业的?
黄鸣:先从企业说起,我想对制造业来讲,现在低迷也罢,紧缩也罢,不景气也罢,世界混乱也罢,其实对每个行业都不好,这是肯定的。但是,有的时候说,可以有不好的行业,但是不见得有不好的企业。在稻盛和京瓷都是在最低迷的时候逆势而上,他的经验表明什么?就表明了我们认真抓住制造业的规律,真正的去拨乱反正,真正的去回归正的一方,就可以使制造业研发、制造、供应链、营销、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有整体提升。日本、德国、美国都是一步步做起来的,我们把这些抓住了,逆势而上的可能性对中国来讲很大。但是,再一个问题就是坚守和斗争,关键坚守不行。皇明坚守了这么多年,很辛苦啊。但是不单是这个,劣币驱逐良币,你没有个标准,一个行业的标准,消费者心里也没有标准,不知道谁好,就开始有人趁机得利了。我的压力是最大的,很多人和我说降价啊,减薄一下吧;不要树立标准,别给自己找麻烦吧;减低质量标准,这都是成本啊,几倍的成本啊,各趟线,选材,设计结构,配件,配套等等,包括一个蒸笼管壁的厚薄,材料本身的质量,气线、节流,杂质等,质量低,价格就马上减低,镀膜的时间,抽真空的时间,温度,设备,多一倍就是一倍的钱,而且因为标准高,可能是两倍三倍的价格,一根真空管可以差好几本,但是在市场上,老百姓又不懂。就例如三氯氰胺的事情,奶业基本没有一个能逃过三氯氰胺,但是如果有一个坚守不用,价格和成本必然增大,很可能根本卖不出,生存不到现在,更不用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了。这点说明什么?标准,监控、监管,这三条对一个产业的健康有多么严重,甚至是灾难性的。皇明以前一直是独善其身,独善其身,终于有一天爆发了,这个爆发就是斗争,实际上这个斗争由来已久,我在内部拍桌子骂,谴责,甚至威胁要报向社会,没人听,每个行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关于这个点我会在年会(CMMIF)上强烈的提出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单单怪一个企业是不行的,生存不下去啊,可是大家想想,当年如果有一个奶业站出来说有三聚氰胺这件事情,我们独善其身,我们不做三聚氰胺,向社会保证,而且坚决斗争,他会遇到什么?整个行业会埋了他。我在太阳能行业遇到的还是不错的。
MIF:您刚才说的坚守和斗争,坚守背后需要什么?
黄鸣:我快守不住了,人家说拿业绩说话,恶毒就在这里,就好像说是你不做三聚氰胺,价格高,然后曝你(与使用三氯氰胺的企业相比)业绩不好(或者增长慢),而正是卖三聚氰胺的人发动指责你,就像是在说,‘我做三聚氰胺,价格低,业绩(利润)多好’,这简直是滑之大稽。所以很少有人站出来说,就只有像我这黄老邪,黄老怪这样的人敢站出来,豁出去。当然我为什么能这么说,主要还是靠产品质量说话,我相信皇明的产品,相信企业是凭良心做事。
MIF:您近年对人、对文化有特别深入的思考与理解,相比八年前,有很大的变化,是什么样的机缘促使您改变的?
黄鸣:以前是洁身自好,现在受不了了,苦恼的摸索探索过,觉得文化底蕴不够。因此开始读书,读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大学、中庸、然后读南怀瑾的《论语别才》等,我觉得应该用另外的眼光去看中国文化,而且中国制造当中存在很多的问题,社会中的乱象,尤其是经营中的双重标准问题,普世价值观问题等等。
有一个德国企业家朋友,对中国的文化认识很浅,我给他讲孔子思想体系的五大要素“仁义礼智信”。两千五百年前,我们一整套系统都已经成型,现在无论是社会,商业,经济,离了这五个要素,都是不行的。当然,如果我离开了企业和制造业也就不会有这样的认识和动力。后来我就讲孔子和企业家精神,我不懂管理,懂企业家精神,企业的魂,实际上日本稻盛和夫敬天爱人、就是从中国诸子百家、王明阳的学术中总结出来的。我觉得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是与现代经营,现代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去其糟粕,去伪存真,要有突破性的传承。实际上孔子是讲斗争的,有一次颜回问他,‘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意思就是你用德抱怨,以德回报邪恶,那么德行的人和事情该如何回报呢?是不是应该给予平等的回报呢?从逻辑上推翻了以德报怨这样的一种所谓非斗争文化。学生又质疑了,如何抱怨呢?孔子说:‘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直’就很有意思了,孔子很多地方都用到‘直’,现在我们理解‘直’就是正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是什么就该是什么。正直、真理、正义是什么?将心比心而已。皇明的品牌三情中有一个就是‘人之常情’,这是最根本的。我们现在制造业中最根本的就是凭良知制造,追求达到自己的孩子敢吃自己生产的食物。
MIF:皇明此次重提精益,您怎么用精益的系统支持未来的战略?
黄鸣:我们要将精益的理念与方法,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当中去,包括服务,再深度、广度化。我对现在成立的这支队伍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各个公司、各个部门之间都是相通的,道理是一样的。热水器本身不是成品,所以精益到了安装、服务、终端、物流的层面才是更高的要求。此次重提精益,不单单是五年的问题,要长期的持续下去。
MIF:您曾讲到正义、邪恶的较量,良知的发现从而达到智慧和光明。温家宝总理提出要科技创新和精益管理,爱波瑞也帮助了很多企业,进行了深入管理变革,但是如果企业家心不转,那企业转型升级也是很难。对论坛这一议题,您有什么感想?
黄鸣:这次的制造业论坛,我个人感觉很好,所以愿意尽全力去参与,这个一定是影响深远的。就这一话题应该长时间的探讨,一两年肯定不够,可以做成持续的论坛沙龙。
仅一个小时的采访,匆匆而过,黄鸣董事长坚毅的背影和两鬓的白发始终刻画在脑海。也许这次短暂的访谈,所了解的皇明以及黄鸣都是初浅的。然而,黄鸣和皇明人对行业标准的坚守,道德良心的坚守,消费者利益的坚守,是值得我们深思与尊敬的。
从精益生产升级,到精益研发、精益供应链、精益营销、精益文化、精益信息化,直至精益一体化的发展,夯实基础,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为太阳能行业发展提供动力,才能坚守、坚持与奋斗,才能守护与守卫皇明和黄鸣的信仰,也许这就是给皇明重提精益的答案。